患了乙肝怎么办?用西药还是中药?这是让乙肝患者很纠结的问题。
“西医治病,中医治人”,中医药的生命在于辨证论治,讲究的是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,这也是我们祖国医学的优势所在。
作为慢性乙肝患者,我们不能死盯着乙肝病毒不放。虽然,不管新版还是旧版的《慢性乙肝防治指南》,都是强调把抗病毒治疗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,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抗病毒治疗(如免疫耐受期患者、儿童等),也并非只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。目前,抗病毒治疗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,如停药后复发、病毒耐药等。
临床上,不少单纯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来就诊,要求吃中药,因为他们除了体内有很多乙肝病毒,还有很多症状如失眠、胃纳差、腹胀、胸痛、口腔溃疡、抑郁等,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单纯使用抗病毒药无法改善这些症状。而与西医单纯关注疾病、病毒相比,中医关注的是乙肝患者这个人的整体,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治疗,可以使乙肝患者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在《慢性乙肝防治指南》(下文简称《指南》)中,还强调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最终目的,抗病毒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,但不是全部。所谓“条条大道通罗马”,中医运用整体观、辨证论治两大法宝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。目前,中医药在改善乙肝患者症状、改善肝功能及调节免疫的优势已为广大学者所认同。临床中,经常发现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没有用抗病毒治疗,单纯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,之前的症状消失,还出现了乙肝病毒量的下降甚至消失,肝纤维化指标改善及免疫状态的改善,生活质量也提高了。
当然,对慢性乙肝,我们提倡中医药治疗,但绝不排斥抗病毒治疗。对于达到抗病毒指征,在权衡利弊、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,我们也用抗病毒治疗,但要注意辨证用药。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分析,我们发现中医药不但可以整体改善患者症状,还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、降低病毒变异耐药率,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,这确实使慢性乙肝患者得到最大受益。
我们知道,治疗不当,肝纤维化可进展成肝硬化,进一步可恶化成肝癌,这是乙肝患者病情发展的“三部曲”。不管什么抗病毒药物,患者都可能存在无效或耐药的可能,这给后期的治疗造成很大难度,因此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慎重。2010年版的《指南》,也强调应严格把握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,慎重选择抗病毒药物。《指南》还指出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优势。肝硬化、肝纤维化与中医名词“肝积”、“淤瘕”、“积聚”的表现相似。根据临床所见,肝硬化患者多有肝区不适、胀满或隐痛、蜘蛛痣、肝掌、腹壁静脉曲张、胸颈部毛细血管扩张、面色晦暗,其血淤征象明显。超声检查肝硬化时,常见肝脾肿大,血管扩张,血流速度减慢。内镜下还可见肝硬化时,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,胃肠淤血。这一切都表明,肝硬化时,人体气血流通障碍,气滞血淤。
近几年也有不少文章报道,肝纤维化是肝脏微循环障碍导致,因此早期运用活血化淤通络的中药治疗,可以有效地改善肝脏微循环,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。目前,活血化淤理论在临床已广泛运用,各地医家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辨证施治也取得满意的疗效。国内外研究都有表明,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,临床也发现有不少患者治疗后出现肝功明显改善,甚至有甩掉肝硬化这个帽子的。因此,我们再次强调,患了乙肝应注重整体调理,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,才能更好造福乙肝患者。
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肝病门诊 廖荣鑫